美白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再添三员,这样的生态 [复制链接]

1#

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,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,宁夏引*古灌区、陕西汉中三堰、福建*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。

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、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文化景观、世界农业遗产、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,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,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。

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(ICID)从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,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,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,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、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
截至目前,中国共有13个灌溉工程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,浙江占据4席!快来了解这些蕴含着生态智慧的伟大工程。

年入选名单:浙江丽水通济堰

图片来自网络

通济堰,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,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(公元年),距今已有年历史,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。

通济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坝、通济闸、石函、叶穴、渠道、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。

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,由干渠、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,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。干渠长22.5公里,分支渠四十八条,毛渠三百二十一条,大小概闸七十二座,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,形成以引灌为主,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。

浙江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,落差20米,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,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,不需再靠外力支援。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平方公里,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,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、南部四万多亩粮田。

年入选名单:宁波它山堰

它山堰(王海敏摄)

它(tuō)山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。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。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,樟溪出口处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,唐代大和七年(公元年)由县令王元玮创建。它与国内的郑国渠、灵渠、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世界灌溉工程遗产。

它山堰工程布置示意图

它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(公元年)。在筑堰以前,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,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,城市用水困难。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,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。坝顶长42丈,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,坝体中空,用大木梁为支架,全长.4米,高约3.05米,宽4.8米。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,上蓄溪水,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,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。

年入选名单:诸暨桔槔井灌工程

古井蓄水,桔槔汲水,这一传统的农耕方式由来已久。约公元前年,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记桔槔,“凿木为机,后重前轻,挈水若抽,数如泆汤,其名为槔”,称“有械于此,一日浸百畦,用力甚寡而见功多”。秦汉之际,桔槔和井灌随着农业发展很快遍及中国广大农村,直到20世纪初逐渐消失。

泉畈村是诸暨井灌留存最多的村落。而在赵家镇,很多村落曾经都是井灌区。20世纪30年代以前,这个盆地有井多眼,年统计时还有井眼,灌溉面积亩。在城镇化进程中,许多古井被填埋,今天泉畈村核心区还有古井眼,灌溉面积多亩。

古井蓄水,桔槔汲水,这一传统的农耕方式由来已久。

所谓桔槔,就是许多古井旁都高耸着的一种竹木构成的打水工具,当地人简称为“拗”。桔槔汲水灌溉,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,再渗入地下,回流入井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水循环小系统,古老而科学的农耕方式,就这样代代传承。

年入选名单:浙江湖州溇港

王嘉斌沈勇强项飞摄

西晋时期,汉族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。为躲避战乱,北方大量人口迁徙到太湖流域。远道而来的人们很快发现,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,是这里湖多地少,没有多少土地用来耕种。人们将眼光投向太湖的沼泽和滩涂,水和土各占一半如何使之分离,是获得土地的关键。先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,中间的软流质泥土被挖到挡墙外面,泥土中的水,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,形成了河流。移民们开始利用这种技术,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,水和土分离,新的陆地开始出现。与此同时,一条条连接溇港的横塘陆续开挖。陆地被分割成棋盘一样的形状。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,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,人们把它唤作“圩”。水行于圩外,田成于圩内,形成太湖滩涂上的溇港圩田。在每一条溇港在与太湖的交汇处,建一道水闸。这也是溇港水利工程的关键。

只有太湖南岸的狭长区域上,还完好保存着溇港的一段。它由涵闸、斗门、古桥、驳岸、埠头、溇堤和月亮湾组成,北起父子岭,东南至太浦河口,沿着太湖长68.93千米的平滑大圆弧,深入沿岸村落。

一年四季,水闸还可以调整溇港水位的高低。溇港,犹如太湖铺展在内陆的血脉,调解着太湖来水和去水的平衡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